伊波拉(伊波拉病毒真的存在么)
来源:绿色直播吧作者:绿茵闪电2023-06-01 11:40:04伊波拉病毒是什么?
伊波拉病毒即埃博拉病毒,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
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扩展资料:
埃博拉病毒的结构:
埃博拉病毒(EBoV)属丝状病毒科,长度为970纳米,呈长丝状体,单股负链RNA病毒,有18959个碱基,分子量为4.17×10⁶。
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100nm×(300~1500)nm,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nm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
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长的纤突,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较长的奇形怪状的病毒粒子相关结构可呈分枝状或盘绕状,长达10微米。
来自刚果(金)、象牙海岸和苏丹的埃波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学特性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埃博拉病毒
非洲以外首例出现!3分钟认识伊波拉病毒
美国出现首例伊波拉病毒的确诊病患!BC和华盛顿邮报,美国疾病管制暨预防中心(CDC)9月30日证实,一名男子从西非入境美国发病,是第一个出现在非洲以外的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9月26日为止,伊波拉确诊病例达6,553例,其中有3,083人死亡;几内亚、赖比瑞亚、狮子山三国疫情最为严峻,若不采取新措施对抗疾病,估计11月初时患者将增至2万人。美国CDC也警告,明年1月时,西非伊波拉病患恐怕会暴增至55万-140万人。 美国疾病管制暨预防中心强调,伊拉波不会透过空气传染,要接触病人体液才会染病,而且要等患者出现症状时,才有传染力。 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英语:Ebola)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伊波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可导致伊波拉病毒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 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器官衰竭。 此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伊波拉河命名(该国旧称萨伊),此地接近首次爆发的部落,刚果仍是最近四次爆发的所在地,包括2005年5月的一次大流行。 感染途径 伊波拉是人畜共通病毒,主要的感染途径是透过患者体液传染,如血液、汗、呕吐物、排泄物、尿液、唾液或 *** 等,目前并无飞沫感染的证据。 人类因直接接触已感染动物的血液,及体内排泄分泌物而染病,包含黑猩猩、大猩猩、蝙,蝠、猴子、森林羚羊及豪猪;也可能因照料病患、或传统埋葬前置作业的清洗过程,直接接触血液及体内分泌物,进而造成疫情快速扩散。这就是为什么病毒通常在家庭、朋友及照护人员间造成群体且直接性的感染。 感染症状 感染潜伏期约2 到21 天,出现急性发烧、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及喉咙发炎,呕吐、腹泻、起疹子及腹部疼痛也是一般常见症状。部份染病病患也会有眼睛发红、打嗝、并发器官衰竭及失血现象,体内及外部引发的症状皆有可能导致死亡风险,目前近90%的感染病例已确诊死亡。 诊断分析 根据感染病状及血液检测诊断是否感染病菌,此检测需依赖高精密仪器及安全的处理。目前仅少数几间实验室拥有此定期的检测资源。通常样品需被非常小心谨慎的运送确保诊断结果。 治疗 目前尚无特殊伊波拉病毒的治愈方式,感染病患以支持性治疗法为主,包含病患的体液及电解质平衡、维持血压及氧气状况、补充失血和凝血因子。 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预防伊波拉病毒感染的疫苗能施打预防 • 提高自我卫生防疫 • 避免接触已感染病患 • 避免接触生病病患及由病患体内排出的任何排泄物及液体 • 避免直接近距离接触动物,包含蝙蝠 • 不要食用蝙蝠或丛林肉,大猩猩、猴子及其他灵长类动物 • 避免传统埋葬前置作业清洗过程或其他团体活动后共同群体洗手 当健康专家处理疑似感染病例或接触具潜在性感染器具时,应遵守制定的严格预防策略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目前病毒扩散较严重的地区是象牙海岸、刚果民主共和国、加彭、几内亚、赖比瑞亚、刚果共和国、苏丹共和国、乌干达及美国德州。 资料来源: 维基百科、国际SOS
伊波拉病毒蔓延 乌干达已14人死亡
非洲乌干达地区日前爆出神秘传染病侵袭,经证实确定是人人闻之色变的伊波拉病毒。根据BBC新闻网站报导,过去三周以来,此病毒在非洲乌干达地区已从原先的奇巴莱(Kibaale)村落迅速蔓延至数个村落,首都坎帕拉(Kampala)也在危险范围中。目前已造成26人感染,至少14人死亡。 伊波拉病毒再度袭卷乌干达地区,目前已有14名死亡病例,此病毒感染致死率可高达8成。(图片/取材自英国《BBC》新闻网站) 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Yoweri Museveni)在电视上呼吁民众,应避免握手、亲吻以及性行为,以有效阻止此病毒的散播,并请民众不要自行将疑似感染伊波拉病毒的亲人埋葬,应通报并听从医护人员的相关指示。另外他也强调,目前乌干达卫生部已密切追踪所有曾与患者接触过的人,包含13名与病患接触过的医护人员皆已隔离,期盼能将此波病毒控制住。 1976年刚果民主共和果的伊波拉河第一次爆发这种病毒的疾病,因此以伊波拉命名此病毒。而在过去12年,乌干达一直都是伊波拉病毒的红色警戒区,最严重的一次为西元2000年爆发的疫情,当时造成400多人感染,有224人死亡;2008年的疫情也造成共40多人丧命。 根据卫生署疾病管制局网站资料,伊波拉病毒属于严重急性病毒型疾病,感染症状包括恶心、腹泻、斑点状丘疹、特异出血等现象。伊波拉病毒会侵袭人类与灵长类(猴子、大猩猩及黑猩猩) ,世界卫生组织对此病毒研究多年,但至今尚未发现生物宿主可以幸免于此病毒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