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绿色直播吧 足球新闻 世界杯新闻 奥运三问的背景影响(奥运三问提出的背景)

奥运三问的背景影响(奥运三问提出的背景)

来源:绿色直播吧作者:小贝2024-01-07 22:20:04

《天津青年》杂志有没有提出那三个关于奥运的问题

1908年的一天,第6届田径运动会举行闭幕式,时任天津青年会代理总干事的饶伯森通过国际渠道得到了伦敦奥运会的幻灯片,并带到南开大学操场给学生放映了当时正在伦敦举行的第4届奥运会的盛况(也有人认为放幻灯者为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对于学生而言, “奥运会”这是一巨有强大冲击感的新事物,不久,这些受到震动与启发的学生投书《天津青年》杂志,发出了“奥运三问”: 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 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 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 1931年9月18日之后日本关东军占领了中国东北。然后又扶植起一个伪政权——“满洲国”,并迫切需要为匆匆登场的伪满洲国寻找一个貌似合法的政治身份,而奥运会无疑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平台。日本关东军多次威逼利诱刘长春,并在特务机关操纵的报纸上,连续5次刊载虚假消息,妄称刘长春将代表所谓满洲国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 刘长春愤然疾呼:“苟余之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马牛。”他公开声明将以中国运动员身份参赛。中国体育组织急电国际奥委会为刘长春报名。“少帅”张学良慷慨捐献8000银元,资助刘长春悲壮上路。 1932年7月30日,仅有6人临时组成的中国代表队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刘长春作为唯一的参赛选手,手擎国旗走在最前面。当时的美国媒体写道,刘长春,中国4亿人的唯一代表。 开幕式第2天,刘长春站在100米短跑预赛起跑线前。他身着“上白下黑”运动短装,这象征着已经沦陷的“白山黑水”,借以表达不忘国耻家仇。遗憾的是,由于旅途劳顿,刘长春放弃了400米跑;在100米、200米预赛中,分别获得第五名和第六名,未能进入决赛。 然而,历史却把这一瞬间永远定格:历经磨难参赛的刘长春不畏日军的威逼利诱,带着全中国人民不甘落后、不甘屈辱的决心,迈出了一个民族正式走进奥运赛场的第一步,传达出一个国家追赶世界的坚定信念与顽强意志。 天津青年提出的“奥运三问”中的第一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算是有了一个答案。 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在奥运会开赛的第一天,26岁的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这个曾经做过赤脚医生和供销社售货员的人,以566环的成绩,摘取了洛杉矶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这是中国的第一枚奥运金牌,是“零的突破”。 在天津学生提出“奥运三问”的76年以后,新中国回答了第2个问题,“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金牌?” 1990年,邓小平在亚运会主场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参观时,突然问陪同他参观的国家体委和北京市领导:“办了亚运会,还要办奥运会,举办奥运会对振奋民族精神、振兴经济都有好处,你们下决心了没有?” 1991年2月,中国开始了首次申办奥运的历程,但结局是北京以2票惜败。 1999年11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向中国奥委会递交了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第二次申办奥运的大幕正式拉开。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正式开幕,在这次会上,中国终于圆了自己的奥运梦。 至此92年前天津青年的“奥运三问”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答案。http://baike.baidu.com/view/1188769.htm http://www.022tj.net/bbs/htm_data/32/0710/5341.html

100年前的奥运三问指的是什么

100年前的奥运三问是指中国何时能够参加奥运会、何时能够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何时能够举办奥运会这三个问题。

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历程可谓波澜壮阔,充满了曲折和艰辛。最早的中国奥运代表团是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上出现的,但当时的中国运动员并没有获得任何奖牌。直到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中国女子网球选手郑洁才获得了中国第一枚奥运会奖牌。而中国首次举办的奥运会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里程碑,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体育赛事之一。

这三个问题的提出,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对奥运会的向往和追求,也揭示了中国体育的落后和需要努力的方向。然而,经过一代又一代体育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中国已经在奥运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了世界体育强国之一。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体育水平和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为世界体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之,100年前的奥运三问是中国体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决心。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体育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为世界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奥运三问的介绍

奥运三问是1908年,第6届田径运动会举行闭幕式时,在中国的体育事业还没有立足之地的年代,一批受到“奥运”这一新事物强烈冲击的爱国青年,向社会,向国家,也是向所有人发出的疑问。爱国体育人士刘长春,第一枚金牌获得者许海峰,2008年的北京,各自用震人心肺的方式完美回答了“奥运三问”。

顶部